战争英雄伍若兰

内容简介:

详细内容
(伍若兰画像)
  伍若兰(1903 - 1929),女,湖南耒阳城郊九眼塘人。朱德的前妻,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1924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共产主义青年团耒阳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县农会妇女部部长。1928年3月参加红军。先后担任过耒阳县妇联主席、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员、前委工农运动委员妇运科长等职。朱德的第四任妻子。
 

 
  
  朱德与伍若兰结识
 
  1928年2月15日,朱德率工农革命军第1师与国民党部队交战,不日攻下湖南耒阳,在这里,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开始了与美丽的湖南女战士伍若兰的一段情缘。
  
  伍若兰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她天资聪明,勤奋好学,是当地有名的女状元。早在衡阳女子第三师范学校求学时,她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她与朱德一见钟情,相知相许,是一对共同经历过生死考验的革命爱侣。
  
  作为朱德的夫人,伍若兰以其出色的组织能力和战斗素养,与丈夫一同肩负起革命工作的重责,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屡次以身犯险,为我党的地下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双枪女将建奇勋”
  
  伍若兰上井冈山后,担任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萧克、欧阳毅、彭儒等是宣传队队员。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为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做了大量的工作。
  
  上了井冈山后,很快“出名”了。首先是因为她出色的宣传工作。当时,根据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四军军委关于在各县开展土地革命的指示,她带领宣传队深入宁冈塘南村,开展分田运动。要求宣传队员深入到贫苦农户中去,帮助群众劈柴挑水、洗衣做饭,和群众融合在一起,进行发动群众和调查研究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惩处了村里作恶多端的土豪劣绅,把获得的粮食和土地分给农民。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现在还留有当年分田用的插标,还有亲手连夜赶出来的红四军军部的命令、文告等。
  
  为了适应险恶的战争环境,练就了双手打枪的本领。她说过,要是在战斗中右手被打伤了,左手照样能杀敌。她枪法出众,战友们私下都叫她“双枪女侠”。执行任务时身挎双枪,手里握着一支毛笔,英姿飒爽,颇有儒将风范。欧阳毅将军后来回忆道:伍若兰练就一手好枪法,有一首山歌就唱出了她的事迹:“红军队里多英雄,双枪女将建奇功。横扫敌人如卷席,英雄威震七溪岭。”
  
  伍若兰一边举办夜校,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培养农民骨干;一边揭露劣绅的鬼花招。针对有些农民怕红军待不长久的思想顾虑,她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说革命终究要胜利,红旗一定不会倒,我们不但要把井冈山根据地巩固好,还要将革命推向全国去。
 
   伍若兰不幸被捕
  
  1929年初春,在国民党大举围剿井冈山的战斗中,朱德夫人伍若兰不幸被捕,同年2月12日,在反动派几次劝降未果的情况下,蒋介石亲自下令“斩首示众”,伍若兰随即于赣州城边英勇就义,头颅被悬挂在长沙城内示众数日,过往民众,无不唏嘘。时至今日,伍若兰的受刑照片依旧保留在湖南省历史档案馆,烈士虽去,音容犹在,英魂不灭,浩气长存!
(伍若兰受刑的照片) 
 
  
  有关伍若兰的受刑照片,有人推测,在国民党执政时期,当属绝密资料。由于伍若兰女士身份特殊,为朱德将军的夫人,因而,起初蒋介石对其关押审讯的目的皆为“策反”,企图软硬兼施,通过各种手段逼迫伍若兰投降。在此期间,伍若兰数度被国民党刑讯机构施以酷刑,柔弱之躯被各种刑具折磨得惨不忍睹,然而她依然坚贞不屈,宁死亦不愿背叛共产主义信仰,终至殒命。
  
  八十多年后,人们依旧能从当年的老照片中真切感受到烈士坚持信仰,不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