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条被子的温暖】半条被子的故事(上)

内容简介: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这半条被子,温暖了徐解秀的心,也温暖了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
详细内容

QQ??20190613114200.png

【编者按】

1934年11月6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抵达文明司,红军卫生部、干部团驻沙洲村。1984年11月7日,经济日报社记者罗开富采访了80多岁的徐解秀老人。

1984年11月7日,我采访了80多岁的徐解秀老人。据老人回忆,50年前的一天,红军来到沙洲村,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许多人都上山躲起来了。她因为生孩子坐月子,又是小脚,就留下来带着婴儿在家。有三位女红军来到她家,跟她拉家常,宣传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叫老乡们不要怕,回到家里来。晚上,她们借宿徐解秀家中,当看到徐解秀床上只有一块烂棉絮和一件破簔衣,就打开被子,和徐解秀母子挤在一张床上睡。三天后,她们临走时,便要将被子留给徐解秀。她不忍心,也不敢要,推来推去,争执不下。这时,一位女红军找来一把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留下半条给徐解秀。三位女红军对她说:红军同其他当兵的都不一样,是共产党领导的,是人民的军队,打敌人就是为老百姓过上好生活。

在他们互相推让的时候,红军大部队已开始翻山。她和丈夫朱兰芳送她们走过泥泞的田埂,到了山边时,天快黑了。她不放心,想再送一程,因为是小脚,走路困难,就让丈夫①【注释见文末】送她们翻山,谁知她们这一走,就没有了音讯。年年这几天,她总要在与她们分别的地方等好久。前些天,听村里人说红军要来了,她喜出望外。今天才知道,是采访红军路的记者来了。她问我:“你能见到红军吗?”我答:“能见到。”她说:“那就帮我问问,说话要算数呀,说好了,打败了敌人要来看我的呀!”她说到这里,脸上已流下了泪水。我和在场的人都沉默着,眼角都湿了。

徐解秀阿婆领我到一间厢房里,十六七平方米。我见到只有一个小窗,比较暗,木板的床铺上竖有四根竹竿,横有两根,是挂蚊帐用的。木质的床腿和竹竿都因年代久远而发亮了。她说:“那三个姑娘走后,我就没有再搬动过。心里总在想,红军姑娘会回来看我的。”她抚摸了一下枕头说:“我们五个人,两个女红军睡一头,我们母子和另一位女红军睡一头,横盖着她们的被子。”

“三个姑娘长得很漂亮,有一个还不到20岁,心也好,你们说,一条被子能把半条给穷人,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人,我丈夫送她们上山时,她们还在一步三回头地对我说:‘大嫂,天快黑了,你先回家吧,等胜利了,我们会给你送一条被子来,说不定还送来垫的呢。’现在我已有盖的了,只盼她们能来看看我就好了。”

我擦了泪水,握着老人的手说:“徐大妈,我一定向红军汇报,尽力帮你找到她们。”她点点头说:“找到就好,找不到你也要回来看看我呀。”

徐阿婆把我送到山脚,就是当年送红军送到这里分别的地方。站在她一旁的68岁的朱青松说:“红军走后,敌人把全村人赶到祠堂里,逼大家说出谁给红军做过事,大家都不说,敌人就搜家。女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被搜走了,还强拉踢打让徐解秀跪在祠堂里半天。”徐解秀阿婆听了后对我说:“虽然那辰光为了红军留下的半条被子吃了点儿苦,不过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①徐解秀丈夫朱兰芳去送女红军,当天没回来,几天后回来了。原文记述朱兰芳没回来,是由于采访时徐解秀说的是文明方言,不太听得懂普通话,语言交流不清而误解,以及作者撰稿仓促(白天采访,晚上撰稿,第二天早晨到邮局发电报到报社)所致。

QQ??20190614110141.jpg



(本文选自罗开富:《红军长征追踪》,经济日报出版社,2017年1月第三版,收入本书时略有改动。作者曾任经济日报社常务副总编、高级记者)

(来源:摘编自《半条被子的温暖》一书,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湖南省汝城县史志办公室 编 朗读者:邓晨宇)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