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条被子的温暖】红军裁缝陈志诚

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以来,笔者的大姑妈徐双花,伯父徐柏亮、徐宪亮等老前辈,以及岭秀、盈洞交界的群众都曾说过这样一件事:盈洞瑶族乡新华村大圳头组的埂头(地名),有一个失散红军将其祖传裁缝技艺传授给当地农民。
详细内容

QQ??20190613114200.png

20世纪70年代以来,笔者的大姑妈徐双花,伯父徐柏亮、徐宪亮等老前辈,以及岭秀、盈洞交界的群众都曾说过这样一件事:盈洞瑶族乡新华村大圳头组的埂头(地名),有一个失散红军将其祖传裁缝技艺传授给当地农民。2016年11月,该村村民委员会原主任黄良才到县史志办又提及此事。

2017年4月12、15、18日,笔者采访了盈洞新华村墙头埂、栗树崎、大圳头村民徐壬姣(90岁)、陈己娣(89岁)、黄存忠(84岁)、黄存保(70岁)、黄良才(64岁)、赖石姣(78岁)、黄仁冲(60岁)、罗贱花,宝南村岭背组村民、裁缝杨红娣(84岁)。据他们回忆:

1934年11月初,红军长征时,部分红军经过盈洞瑶族乡新华村。几个红军受了伤,到大圳头再也走不动了。有一位红军叫陈志诚,江西人,1.75米高,瘦瘦的,一直未娶媳妇,讲客家话,说话很爽快,患气管炎,有点咳嗽,是长征时患的病。他随红军长征经过延寿铜城,到新华墙头埂大圳头埂头就走不动了。他的脚烂了,就借住在一户农民家里。开始,当地群众天天送米送菜给他。时间久了,他深感内心不安。伤口渐渐好转后,他决心回报群众,便天天给房东家缝衣服。

2017年4月15日,84岁的杨红娣对笔者说,她嫁到岭秀乡宝南村岭背徐九林家作儿媳妇时候,就与这位红军一起吃饭,跟着学裁剪。

当时,她老公徐忠英及徐球松家,将老陈请到家里缝制衣服。当时没有缝纫机、熨斗,只有一把一尺长、扁扁的烙铁式的东西,起熨斗作用,一块木板垫着,一针一线缝制。当时一般做对襟便衣、打折裤、长衫、寿衣,做布纽扣。老陈穿件长衫,很有师傅的尊严。她也跟着学做布纽扣,缝边。久而久之,周边好多群众慕名而来,尤其是一些女孩子要求学裁缝技术,老陈就毫不保留地将裁缝技术传给她们。其中她的阿姨还说要嫁给他。老陈总是说:“我年纪太大,不妥,不妥。”以后就一直单身。

老陈发现本村大圳头青年黄义雄、岭秀东山村罗家青年罗有莱,学裁剪很有悟性,就收他俩作徒弟。徐忠英后来就跟罗有莱作徒弟。

徐忠英家六兄弟都学缝纫。后来买了缝纫机、熨斗、打边机等设备,在岭秀与文明交界的百丈岭开了一间缝纫店,接布料加工,方便群众。20世纪60年代,文明公社以罗有莱、徐忠英、杨红娣等为骨干办起了第一家缝衣社。缝衣社办得红红火火。

杨红娣哽咽地说,不知哪一年,老陈在埂头去世了。他们一点消息都不知道,送葬都没去。那么好的人就这样走了。据说他还留下了一件红军棉衣和一个帽子。

2017年4月18日,笔者又来到新华村。汽车沿着崎岖的机耕路,向大圳头方向行驶。山路连续几处塌方,挡住了汽车去路,上方随时还有泥石滚落下来。我们不敢坐车,步行两公里,终于到了大圳头。

90岁的徐壬姣一说到红军裁缝老陈,就伸出拇指赞不绝口:红军老陈是个好人,是个好人!他教会好多年轻人做衣服。他就是村里的人,有户口、有口粮、有房子。年老了,动不了,村民就轮流给他送饭。1965年,老陈去世了,村里给他一副大棺材,晚上大家点起松光、蜡烛,都来为他送行,风光大葬。他被安葬在埂头芋头垅,埂头人年年都给他扫墓。

老陈的徒弟黄义雄的妻子赖石姣从家里提来一个竹篮,从篮子里取出一把一尺长的铁烙头(裁缝用的东西)、裁缝用的剪刀。赖石姣说:“这几样东西就是红军老陈送给我老公的,表示脱师了。我们一直保存下来。我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媳,都是吃老陈的饭啊!”旁边的村民补充说出20几个裁缝,都是老陈和他的徒弟带出来的,有名有姓。

“还有呢,大家看看,这是红军老陈自己缝制穿过的棉袄、夹袄,当时我爸爸没有棉袄穿,老陈就把自己唯一的棉衣送给我爸。”黄甲信边说边流下眼泪。他爸爸黄仁苟临终前叮嘱妻子徐壬姣和家人:这件棉袄、夹袄是红军老陈送的,虽然已经旧了,但这是红军关心老百姓的心意啊!

面对红军棉袄,大家轻手摸摸,仔细瞧瞧,那一针针、一线线,都凝聚着红军老陈的心血。

(徐壬姣、杨红娣口述,徐宝来整理)

??1.png

红军棉衣(盈洞新华村)


(来源:摘编自《半条被子的温暖》一书,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湖南省汝城县史志办公室 编 朗读者:马韵迪)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