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传家宝】张森林的《就义辞》
内容简介:
这篇《就义辞》,是张森林牺牲后,村民从他的内衣口袋中发现的。
内容简介:
这篇《就义辞》,是张森林牺牲后,村民从他的内衣口袋中发现的。《就义辞》(增强现实图片)
鳞伤遍体做徒囚,山河未复志未酬。
敌酋逼书归降字,誓将碧血染春秋。
人去留得英魂在,唤起民众报国仇。
这篇《就义辞》,是张森林牺牲后,村民从他的内衣口袋中发现的。
张森林,1909年出生于河北省冉庄一个贫农家庭,1939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冉庄第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张森林担任冉庄村党支部书记和民兵连指导员时,带领乡亲们开挖地道,同日伪军展开斗争。
地道战场景
1942年5月, 日军开始对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张森林调任区委书记、区武工队指导员,组织武装抗日活动。
1942年11月起,日伪军企图在冉庄修炮楼,挖封锁沟,形成从南到北的封锁线,破坏冉庄地道,打垮冉庄抗日武装。对此,张森林带领党员和民兵,发动全村老少修筑能藏能打的地道,开展地道战,粉碎敌人的“蚕食”和进攻。在张森林等人带领下,冉庄男女老少齐动员,先在村中心十字街打了一眼井,然后顺着东、南、西、北四条街,在挖通原有隐蔽洞的基础上,完成了主要干线四五里长的地道。此外,他们又顺东西街方向延伸支线 11条,全长约15公里。为了更有效地消灭敌人,全村重要的路口都修了工事、地堡、观察点、暗室及墙角枪眼,各工事与地道相通,使村落战、地道战、地雷战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地上地下一齐打”的战斗网。
冀中地区地道战示意图
不久,伪“绥靖军”第十六团和一部分日军袭击冉庄。敌人出动1000多人,配备30多挺机枪、两门大炮,来势汹汹。冉庄民兵充分发挥地道优势,将敌人放进村后再给予打击。敌人只见地雷炸、子弹飞,不见一个人影。民兵越打越勇,敌人越打越怕,最终狼狈逃走。
经过不断改进,地道战由村内发展到村外,由本村发展到邻村,逐渐发展成能藏身、能战斗、进退自如、四通八达的“地下长城”,有效地抵抗了日伪军一次又一次的“扫荡”和偷袭,在冀中平原上演了一幕生动的抗击日伪军的地道战。
1943年秋,张森林在耿庄南场一个老乡家秘密组织抗日会议,会后,张森林留在老乡家休息。由于汉奸告密,第二天天刚亮,来自耿庄、义和庄、段庄3个炮楼的敌人将张森林所在的耿庄南场包围起来。经过长时间激战,就在张森林快要突破包围圈时,他的脚部负了重伤。张森林将枪支拆毁扔掉,带伤奔走,不幸被捕。被捕后,日伪军对他软硬兼施,限期让他写降书,张森林大义凛然,宁死不屈。残忍的敌人将他活埋,张森林牺牲时年仅34岁。
敌人走后,张森林的遗体由高志等村民连夜从耿庄偷运回村。高志等人用清水洗净张森林周身的血痕,并在他的内衣口袋中发现了这篇《就义辞》。高志一直珍藏着这首诗稿,1961年捐赠给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这首诗稿是国家一级文物。
(来源:摘编自《红色传家宝》一书,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 主编:梁晓婧 音频录制:毕婧 播讲:何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