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条被子的温暖】红军印刷厂

内容简介:

1934年11月7日,红军政治部选择这里作为印刷厂,对外以加工面粉为名,实为红军印发宣传品。当时,毛泽东、朱德联署的长征宣言书《出路在哪里?》和邓小平任主编的《红星》报“号外”——《创造争取群众工作的模范》就是在此用石印机印刷的。
详细内容

QQ??20190613114200.png

笔者曾经在文明秀水浊龙(地名)看到一个废弃的面粉厂。据说清朝就有的。它位于文明水库大坝脚下浊龙桥旁。浊龙是个深潭,有漩涡,水很深,很绿,也很急。据78岁的黄仁爱老人说,他的公公曾在这里捡到一块铁板,是红军石印机的主配件。当时秀水村公馆门人朱美全在这里开了间面粉厂,一直生意红火。厂房是土砖青瓦,长约25米,宽约15米,中间隔为3间,一间磨面粉,一间存放麦子,一间住房,现在西北面一部分倒塌了。他家6个儿子,4个曾被国民党军队抽壮丁当兵,1个曾参加过抗美援朝。

1934年11月7日,红军政治部选择这里作为印刷厂,对外以加工面粉为名,实为红军印发宣传品。当时,毛泽东、朱德联署的长征宣言书《出路在哪里?》和邓小平任主编的《红星》报“号外”——《创造争取群众工作的模范》就是在此用石印机印刷的。

据文明乡秀水村87岁的退休教师朱性昌2014年回忆,他爸爸朱义君曾看到红军在浊龙将面粉厂作临时印刷厂,印完宣传品后,就将石印机、铅字甩掉,沉入浊龙河底。红军离开后的一年冬天,浊龙河水浅了,朱义君和附近韩田村一些群众去李子坳砍柴时,在路边捡到一些铅字,在河里捡到几块石印板。

据史料记载,中央红军在文明司休整后,为了减轻行军负担,中革军委下达命令,于文明司开始毁弃一半约300担辎重,包括笨重的石印机。红军出发时,教导师6000余人挑600件装备等。军委纵队抬着各种物品缓慢前行,大到需要七八个人抬的石印机,小到电话线应有尽有,大山炮不能用人力拉,就用人力扛。有的红军为了保护资材英勇牺牲。挑重担的队伍长达十几公里,每天行军只有二三十公里。由于中央机关带着笨重机器、坛坛罐罐和数千名挑夫组成的运输队伍,行动十分迟缓。这种大搬家式的转移,使主力红军变成了中央机关的掩护队,严重影响红军的机动能力,极大地削弱了红军的战斗力。到达文明司后的11月10日21时,朱德致电李维汉、邓发,令军委第二纵队11日在原驻地休息一日。“利用一天时间,依军委决定迅速将减少的300担资材毁弃与分散完毕,以便完全解放教导师运输任务,并准备12日继续西进。”①

由此可见,红军在文明司设立了临时印刷厂,使用了石印机,并从文明司才开始毁弃与分散沉重的石印机等辎重。

(黄应爱、朱祖雄口述,徐宝来整理)

??1.png

印刷机件

QQ??20190826175149.jpg

石印厂

①《朱德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420页。

(来源:摘编自《半条被子的温暖》一书,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湖南省汝城县史志办公室 编 朗读者:马韵迪)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