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条被子的温暖】石壁山上天兵降
内容简介:
1934年11月2日,红三、八军团一部长征经过汝城时,在攻夺濠头石壁山险要坳口的战斗中,运用机动灵活的战术,避实就虚,出奇制胜,打得敌军晕头转向。至今,汝桂两县边区还流传着:“红军战士腾飞起,石壁山上天兵降”。
内容简介:
1934年11月2日,红三、八军团一部长征经过汝城时,在攻夺濠头石壁山险要坳口的战斗中,运用机动灵活的战术,避实就虚,出奇制胜,打得敌军晕头转向。至今,汝桂两县边区还流传着:“红军战士腾飞起,石壁山上天兵降”。
1934年11月2日,红三、八军团一部长征经过汝城时,在攻夺濠头石壁山险要坳口的战斗中,运用机动灵活的战术,避实就虚,出奇制胜,打得敌军晕头转向。至今,汝桂两县边区还流传着:“红军战士腾飞起,石壁山上天兵降”。
巍巍石壁山,山高路险难行走
在汝城濠头和桂东沙田的交界处,巍巍群山,重岩叠嶂。石壁山位于群山之中,耸立在沤江河畔,上有挺拔600多米高的主峰,下有水流湍急的沤江河,地势极为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方圆数十里,尽是陡峭嶙峋的石壁。石壁山上棱石层叠,犬牙交错,飞鸟难栖,猿猴难攀。山上仅有一条尺许宽的羊肠小道供行人来往,也是汝城濠头至桂东沙田唯一的必经之道。因此,人们形容说:
石壁山,石壁山,
路过其间心胆寒;
行人失足一小步,
粉身碎骨见阎罗。
从军事上说,只要控制了石壁山的坳口,就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此,又有人说:“石壁山是鸟笼寨,十过军队九回败。”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向汝城进发时,驻守桂东沙田的国民党军立即派张子挥排从沙田赶到石壁山控制了坳口,敌军在坳口上构筑了防守工事,组织了严密火力,封锁了坳口小道。张子挥以为凭着天险,稳守无忧。他夸下海口:红军就是千军万马,插翅也飞不过石壁山。
进驻水头村,访问群众摸情况
11月2日下午3时许,红军第三、八军团一部进驻濠头枫树垅。团长马上找来一连李连长,并下令:“为了保障我军右翼的安全,必须牵制沙田方面的敌人,为此,现命令你连在今晚9时前必须攻占石壁山,占领后即向枫树垅方向发射三颗红色信号弹,并要守住这个山头两天两夜,于后天下午3时撤出该地,向西经濠头、永丰坳等地跟上大部队。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你连要依靠群众,摸清情况,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务必完成任务。”团长一边说一边看表:“现在是下午3点30分,你连立即出发。”
李连长接受了战斗任务,马上带领全连战士向石壁山方向出发。从枫树垅到石壁山要翻两座山,渡过水流湍急的沤江河,全程15华里,他们只用了一个小时就赶到了石壁山下的水头村。一进村,李连长就访问群众,了解情况。据群众反映,从水头村上石壁山只有一条尺许宽的狭缝小道,但已被国民党军封锁。李连长边观察地形边与群众商量,是否可以绕道而上?有人说,只有纸棚的曾老大熟悉上山的小道,他经常在石壁山上砍竹子。这时,恰好有一位老乡迎来,李连长忙上前询问:“老乡,你是那个村的?”老乡答:“我就是水头村的”。李连长说:“我们是工农红军,是替人民打土豪求解放的,现在北上抗日,遭到国民党的阻击。今天,我们来攻打石壁山,好让大军前进。”并问:“纸棚里有位叫曾老大的,你认识吗?”老乡答:“我就是曾老大,前些日子,张子挥带了他那帮土匪到我们村子,烧杀抢,样样坏事都做尽了,群众恨透了他们。你们打张子挥也替我们穷人出口气呵!有什么地方需要我出力的,尽管说。”
李连长和小分队的战士都高兴地跟曾老大握手,李连长又问:“石壁山到底有多少敌人?”
“只有一个排,三挺机枪。”
“我们要攻上去,从哪里上好些?”
“哎,这石壁山不好上呀,现在只有正面石壁中开出的一条小路可上。前天,我想去桂东沙田一趟,白军从半山腰起就拦木、撬石七八处之多,把小路也堵死了,我只好转回来。现在白军用三挺机枪封住了坳口,你们即使攻上去了,也会受很大的损失!”
“还有其他的路可以上山坳吗?”
“没有。你们看,全是悬崖峭壁,哪还有路呀?”
“这一大片石壁之间,难道就连一丝缝隙也没有吗?”
曾老大沉思了一会说:“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听老辈说,藤路背边有条石缝,村里过去有一位老人因家里人生病要采一种草药,他从藤路背石缝中钻进了石壁里,回村后说石缝里尽是一层一层的石壁,每层之间都有深不见底的石洞,里面藤蔓丛生,蛇蝎成群,他绕过里面的一个个洞穴,到了离石壁山顶不远的地方,采了草药回来,可惜村里只那位老人去过一回,再没有别人去过,但那位采药的老人早已去世多年了。”
“老乡,藤路背在哪里呀?”李连长忙问。
“不远,就在前面纸棚后百多丈高的石壁下面。现在石缝外长满了藤蔓,有尺来厚,你们找不到的。来,我带你们去。”曾老大说完,马上带着李连长和小分队的同志们向纸棚后面的石壁走去。
曾老大找到藤路背的石缝后,用镰刀劈开厚厚的藤蔓,石壁上露出了一条尺多宽的石缝,里面全是黑乌乌的石块。
李连长激动地紧紧握着曾老大的手:“辛苦了!老乡,你为攻打石壁山立了头功,等会战斗就要打响,你快回去。”
曾老大和李连长道别,把自己的镰刀塞到李连长手里,关切地说:“同志,这把镰刀你们带着,路上还会有用。”
李连长接过曾老大的镰刀,连声感谢。这时,已是点灯时分,李连长立即向战士们发出命令:“同志们,做好战斗准备,小心攀登,尽量不要惊动敌人。”
石壁山上天兵降,红军威震敌胆寒
李连长胆大心细,走在最前面,他手拿镰刀,割开挡在路上的藤蔓,带领小分队的同志一步步地向石壁高处攀去,他们攀过了一层层石岩,越过了一处处洞穴,不少同志的手和脸都被藤蔓和荆棘划破了,流血不止,但个个咬紧牙关,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向石壁顶端攀登,只剩下最后一道又高又陡的石壁挡在前面了,李连长命令周排长带一个小组先上去。周排长用人梯一级一级地把大家送上石壁,然后放下绳索,全队顺利登上了石壁顶峰。接着,兵分两路,李连长带一路,周排长带一路,分别沿着石壁两侧匍匐爬行向坳口靠近。山坳上敌人的阵地已经隐约可见了,李连长示意再靠近一些,再靠近一些,突然一声令下“打”!只见一发发子弹,从石壁两侧顶部直往坳口敌人的阵地上压去,一声声喊杀声震动天地。敌军刚刚入睡,听到枪声、喊杀声,吓得晕头转向,搞不清天兵从何而降,一个个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只知各自拼命夺路向沙田方向逃命。李连长命令周排长带领20多个战士,继续追击敌人,一直追到山脚下桂东沙田所属的大坑店后才返回。李连长看了一下表,从开始攀岩至战斗胜利结束,仅用了一个多小时。他立刻在石壁山顶上发出了三颗红色信号弹,向枫树垅驻地报告胜利攻下石壁山的喜讯。
(汝城县红军长征调查办公室收集整理,原载《红军长征在湖南——故事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9 月第1版,本书编者有删改)
石壁山
(来源:摘编自《半条被子的温暖》一书,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湖南省汝城县史志办公室 编 朗读者:邓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