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3月,毛主席亲自去安排撤出延安后党的地下工作,但当他看到康生所递交过来的潜伏人员名单,却严厉批评了社会部的工作人员,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首先从名单入手来分析问题,列表上大部分出现的同志都是来自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几个省份以及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
事实上在早期红军的人员构成中,很大比例都是江西,湖南,四川等几个革命基础较好的老区战士。
至于长征那就更不用说了,长达两万五千里的旅途,能够坚持着走完整段路程而不掉队的同志,都称得上是久经考验的老红军了,革命资历更是异常深厚。
也正是因此其中的许多人都成了人民解放军中的士兵模范甚至是军官,不要说是普通老百姓了,就连国民党方面也有着他们的资料。
更何况,容貌易变,乡音难改,他们浓厚的口音也与陕北当地人有较大区别,这也为潜伏下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当时毛主席是如此批评社会部的同志:“我知道你们认为这些同志革命坚定,久经考验,留下来你们能放心。”
“可是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这么一个问题?你们把他们留下来是害了他们,是把他们往虎口里送。”
“就单说他们的口音,他们的长相,在这里能藏下来吗?更何况这么多单身汉聚集在一起,胡宗南又不笨,稍微一查就能发现,不就被人家全抓了吗?”
“你们这是要把咱们的同志往敌人嘴里送啊!”毛主席痛心疾首地说。
周围的同志们听到毛主席一针见血的批评,纷纷低下了头。但毛主席也并不希望大家灰心丧气,他又和颜悦色地告诉大家:
“你们可以选择一些当地人,特别是那种在这里有家室的人,有一个家就好隐藏。有一点要注意,那就是千万别找那些什么模范,什么英雄,这些人在国民党那边都是挂了号的,长期潜伏不了。”
毛主席果料事如神,后来在胡宗南占领了延安之后,潜伏下来的同志几乎没有被发现的,这多亏了毛主席对事物鞭辟入里的观察。
在毛主席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那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曾经不止一次地转动了历史的车轮,推动着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党内的大多数领导人都对苏联经验有着盲目的崇拜,主要主张就是发动工人运动,进而解放整个国家。
然而当时中国社会的实际是:资产阶级并没有发达到雇佣足够组织起义的工人数量,更多是千百年来始终辛苦劳作的农民。
只有年轻的毛主席注意到了这一点,即使面对着许多往日战友的不理解,甚至反对,毛主席还是坚持在农民运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毛主席不但写出了《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这样脍炙人口的文章,还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这是多么富有远见的思考啊,要是一开始同志们能够听取毛主席的意见,那么中国革命或许会少走许多弯路。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这么评价毛主席:毛泽东的存在本身就是意志的巨大作用的见证。没有任何外在的装饰物可以解释毛泽东所焕发的力量感。我的孩子们谈到流行唱片艺术家身上的一种“颤流”,我得承认自己对此完全感觉不到。但是毛泽东却的确发出力量、权力和意志的颤流。
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更是如此热情称赞毛主席: 毛泽东是一代伟大的革命领导人中的一位出类拔萃的人。他不仅是一个完全献身的和重实际的共产党人,而且他是一位对中国人民的历史造诣很深的富有想象的诗人。
岁月的马车滚滚向前,多少人物已经泯灭在历史长河中,但毛主席的形象在人民心中却越发伟岸,提起他我们永远只有一个称呼:人民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