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水口镇叶家祠

文章来源: 红星网  时间: 2021-05-13 10:21

?????.jpg

水口镇叶家祠是支部建在连上的实践地、转战上井冈的决策地、军魂思想的诞生地。1927年9月,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沿湘赣边界向罗霄山脉中段挺进。由于部队长途行军,战斗频繁,粮食不足,缺医少药,不少士兵背叛革命、逃跑现象时有发生,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造成这种状况固然与当时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分不开,但是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还没有确立,党的组织还不健全也是主要原因。所以,毛泽东率部到达永新三湾时,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定将支部建在连上,把以前的一个团一个党支部改为班设小组,连设支部,营团设党委。1927年10月中旬,毛泽东率部来到炎陵水口,这里敌人力量薄弱,群众基础好,部队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行军途中,毛泽东利用空隙时间找战士谈心,进行革命前途和信仰的教育,同时注重发现和培养工农出身的士兵入党积极分子,为把支部建在连上打下基础,连队建党的条件也已成熟。当时,部队又连续发生了两起逃跑事件,毛泽东感到支部建在连上已是刻不容缓。15日上午,毛泽东在其住地桥头江家召开了各连党代表会议,会议在各连党代表提名的基础上,讨论通过了赖毅、鄢辉等6名新党员。会后,党代表秘密通知新党员晚上在叶家祠开会。当晚,就在叶家祠小阁楼里,毛泽东亲自为这6名新党员举行入党宣誓。次日,在党员人数最多的一营二连建立了工农革命军的第一个连队党支部。

从此,工农革命军的各个连队普遍建立了党的支部,首次实践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实现了党指挥枪这一伟大的战略思想。

在水口,毛泽东一面对部队进行政治与军事训练,一面进行调查研究。当得知南昌起义失败的消息后,果断决定进行战略分兵。毛泽东亲率部队主力于22日从水口出发,经炎陵县下村、遂川县黄坳、荆竹山,27日到达茨坪。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现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工作重点转移,走由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对工作人员说:“支部建在连上和发展新党员都是到水口以后的事情。水口是个好地方。毛泽东同志后来在《井冈山的战争》一文中也写道:“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它初步解决了“党指挥枪”在军队基层落地生根、达于士兵的组织机制问题,为党从思想政治上建军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另一方面,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成为夺取革命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

从此,这支部队以崭新的姿态向井冈山进军,很快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使得这支以农民为主体的红军,逐步发展为有觉悟、守纪律、能打仗、会做群众工作的新型军队,成了一支铁心闹革命、永远跟党走的队伍,确保了枪杆子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

已获得的称号、授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

湖南省红色教育基地

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武警株洲支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株洲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广州军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国防科技大学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基地

1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ICP备案号:湘ICP备17016663号-1

欢迎您访问红星网
您是第 位来访者